close

控球後衛(Point Guard),簡稱「控衛」或「控後」,俗稱「一號位置」,有時也稱組織後衛,是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固定位置。控球後衛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這個位置要求球員具有良好的傳球技術和敏銳的比賽觀察能力,透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適當的時機傳球給適合的球員。  

人們往往通過助攻次數而不是得分的高低來衡量一名控球後衛的成功與否。  因此,一個優秀的控球後衛即使得分是0也沒有關係,因為他要想盡辦法將隊上其餘4個位置的進攻火力最大化。  

同時,控球後衛需運用大腦將自身球隊的防守能力體現到極致,需熟知各種籃球動作,戰術的基本原理,以便持續做出一些正確的決策,指揮球隊的防守;自身防守上,一個優秀的控球後衛應該要特別會也要能充分限制得分後衛的投籃命中率,甚至選擇不讓其投外線;優秀的控球後衛,優秀的球隊,應該要想盡一切辦法讓對方的得分為0,球隊想當然會贏得比賽。  

進攻模式就是在對手得分之後,由控球後衛從底線運球,開始一輪新的進攻。

四大系列之「NBA史上四大控球後衛」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NBA史上四大控球後衛」。

綜觀,NBA近80年的歷史,從來就不缺好的控球後衛,從早期的Bob Cousy、Jerry West、Oscar Robertson、Walt Frazier、Tiny Archibald,到Magic Johnson、Isiah Thomas、John Stockton、Gary Payton、Tim Hardaway、Anfernee Hardaway、Jason Kidd、Steve Nash、Jason Williams,後來的Chauncey Billups、Deron Williams、Mike Conley、Rajon Rondo、Tony Parker、Chris Paul、Kyle Lowry、Russell Westbrook、Stephen Curry等。

所以,要評出「史上四大控球後衛」,確實是極為困難的。我也必須承認做出這樣的排序,是夾雜了私人的情感在裡頭。

1. Magic Johnson(1979~1996)

Earvin Johnson Jr.
身高:6呎9吋(206公分)
體重:220磅(100公斤)

我想,把「魔術」排在第一位是無庸置疑的。

Magic Johnson原名為Earvin Johnson,在高中時期,Johnson就憑藉著他誇張的傳球方式和比賽風格,獲得了「魔術(Magic)」的稱號。

Magic Johnson投入1979年NBA選秀,被洛杉磯湖人以狀元籤選中,十三年職業生涯全數奉獻給洛杉磯湖人,新秀賽季的Johnson在首場季後賽即拿下大三元數據 ,並和隊友Kareem Abdul-Jabbar聯手帶領湖人取得總冠軍,成為聯盟有史以來最年輕的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20歲276天),之後在20世紀80年代又陸續四次贏得總冠軍。1991年,Johnson宣布感染了愛滋病毒,於同年11月7日宣布退休,之後他曾於1996年1月短暫復出,但因Karl Malone等人極力反對,Johnson於1996年5月14日再次宣布退休。

Magic Johnson的職業生涯成就包括三次當選NBA最有價值球員 ,三次獲選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十二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兩次當選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九次入選NBA年度第一隊,1982年入選NBA年度第二隊,兩次獲得NBA抄截王,四次獲得NBA助攻王,三次獲選為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獎。此外強森也是1992年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夢幻一隊)的成員,該隊在1992年以全勝之姿獲得奧運金牌。Magic Johnson是聯盟歷史第二高的控球後衛(身高第一是Ben Simmons,6呎10吋,約208公分),他在2007年被ESPN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控球後衛。1992年2月16日,湖人為Magic Johnson的32號球衣舉行了退休儀式。1996年10月,在NBA創立五十週年之際,Magic Johnson入選為NBA50週年紀念隊。2002年,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

退休後,Magic Johnson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致力於倡導愛滋病的預防和安全性行為的重要性,有助於消除當時仍廣泛存在的刻板印象,他的勇氣得到了廣泛的讚揚,並在2009年被《黑檀木雜誌》評選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非洲裔商人之一。

2.John Stockton(1984~2003)

John Houston Stockton
身高:6呎1吋(185公分)
體重:175磅(79公斤)

必須坦言,John Stockton是我在NBA中最欣賞的控球後衛。礙於私心,我將Stockton排在第二順位。

John Stockton於1984年以第16順位加盟猶他爵士,一直效忠爵士直至2003年引退為止。在19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拿了17次全勤獎(第一次無法全勤是因為感冒+腳踝扭傷缺賽4場;第二次則是動膝關節鏡手術缺賽18場,總共只缺席了22場比賽),季後賽更是182場全勤。生涯第4季開始,他就是爵士不動先發控球後衛。

在Stockton的帶領下,猶他爵士19年來從未缺席季後賽,並且與隊友Karl Malone一起率球隊七年內五度打進西區決賽。Stockton生涯上陣1504場,在聯盟留下許多輝煌的紀錄,共有15,806次助攻,NBA史上助攻榜第一位(比第二位的Jason Kidd多接近3700次)、3,265次抄截,NBA史上抄截榜第一位(比第二位的Jason Kidd多接近580次)。John Stockton的唯一遺憾是從未奪得過NBA總冠軍。

John Stockton打法實而不華,並沒有許多花俏的運球動作,而且注重團隊合作,往往能夠切實執行教練的戰術;當時,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與Malone的「擋切戰術pick and roll」;名人堂教練Jack Ramsay更稱讚他為「半場戰中最好的控球後衛」。

John Stockton 10次入選NBA全明星,以15,806的職業生涯助攻數創下NBA歷史新高。除了他的傳球技能,John Stockton也是一名相當優秀的得分好手(職業生涯每場平均得分為13.1分,投籃命中率為51.5%),三分球命中率也相當高(平均命中率為38.4%)。他在NBA總得分榜上排名第45名,生涯總得分為19,711分。

2004年11月22日,爵士隊正式退休Stockton的12號球衣,並在生活智慧型家居球館塑造了Karl Malone及John Stockton的銅像表彰他們對爵士的貢獻。

John Stockton與Karl Malone的搭檔,成為NBA具代表性的雙人內外組合。

3.Oscar Robertson(1960~1974)

Oscar Palmer Robertson
身高:6呎5吋(196公分)
體重:205磅(93公斤)

Oscar Robertson,綽號「大O(The Big O)」,在1960至1974年間,先後為辛辛那提皇家隊和密爾瓦基公鹿隊效力達十四個賽季。大O曾是史上創造最多次大三元的球員(181次),該紀錄已被Russell Westbrook超越。

自高中時代起,Robertson即已顯露出全能的身手,不但以平均24分的成績獲得印第安那州「籃球先生」的美譽,並且於1955年和1956年帶領校隊分別造出31勝1負、31勝0負的成績。到了辛辛那提大學,Robertson仍舊三次贏得全國得分王、全美最佳球員、年度大學最佳球員等榮譽。

在1960年的選秀會中,被辛辛那提皇家隊以「地域指名」(當時球隊可以放棄第一輪選秀權,以換取球隊所在地的大學明星球員)選走。

他在新秀年鋒芒畢露,得分30.5分排名第三、9.7次助攻領先聯盟、以23分14助攻獲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年度最佳新秀等殊榮。

Oscar Robertson為NBA史上全能球員之一,曾在1961至62年的賽季,生涯第二賽季中創出30.8分、12.5籃板、11.4助攻的單季平均大三元驚人成績。這項成績(單季平均大三元),再相隔55年之後,才有雷霆隊的Russell Westbrook、

從1960年至1968年,全聯盟只有3位球員榮膺「最有價值球員」,Oscar Robertson即為其中之一(另外兩位是Bill Russell、Wilt Chamberlain,前者拿過4次,後者3次;前三年Bill Russell,後三年是Wilt Chamberlain;中間有一年,就是被Oscar Robertson給截掉),並且不斷打破許多紀錄。儘管如此,Oscar Robertson所帶領的皇家隊始終未能一嘗總冠軍的滋味。

1970年,Oscar Robertson被交易至密爾瓦基公鹿隊(據說是因教練Bob Cousy妒忌Robertson屢破自己保持的紀錄而不滿所致)。他與當時的二年級生Kareem Abdul-Jabbar一起奪得1971年NBA總冠軍。

Oscar Robertson於1974年退休,留下不少紀錄,改變了籃球運動中後衛的定義,也是史上第二位控球後衛的MVP(第一位是Bob Cousy),更奠定「全能球員」的典範。

4. Jerry West(1960~1974)

Jerome Alan West
身高:6呎2吋(188公分)
體重:185磅(84公斤)

Jerry West曾帶領洛杉磯湖人九度進入總決賽,於1972年奪冠。NBA歷史上第一位總決賽MVP(1969年),也是唯一一位以敗者身份獲得該榮譽的球員。他最出名的綽號是「關鍵先生」(Mr. Clutch)和「標誌」(The Logo),前者出於他在比賽關鍵時刻的出色發揮,後者則是因為NBA的標誌即以他運球時的剪影為原型。他被廣泛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是Michael Jordan之前最偉大的得分後衛。他在退休之後也繼續在NBA活躍,尤其以打造Shaquille O'Neal和Kobe Bryant的「OK」組合而聞名。

Jerry West在高中和西維吉尼亞大學時期就表現得很突出,獲得過1959年NCAA錦標賽的亞軍,代表美國國家隊奪得了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金牌。之後他加入洛杉磯湖人隊,並為之效力了14年之久。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共得25,192分,平均每場比賽得27分,罰球7160次,助攻6238次。  

Jerry West曾10次入選NBA最佳陣容,14次入選全明星賽,4次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退休後,先後入選1980年NBA35週年最佳十一人、1996年NBA50週年50大球星、2021年NBA75週年75大球星。

作為一名完美的射手,他在153場季後賽中平均每場得29.1分,其中在1965年度的11場季後賽中平均每場得40.6分,在1970年冠軍爭奪賽中,他在最後時刻從60英呎遠處投籃命中(史上最遠兩分球),創造了NBA歷史上經典的一幕。但是,Jerry West只在1972年贏得過唯一的一次NBA總冠軍。1974年退休後依然在俱樂部中擔任各種職務,之後又作為湖人隊教練,在1976年至1979年三次打入季後賽。

作為高層,Jerry West也是相當優秀的。

Jerry West一生打造出了兩個王朝(「Showtime」時期和「OK」組合時期)、八個總冠軍(1980、1982、1985、1987、1988、2000、2015、2017)。拿過兩屆的NBA年度最佳行政人員(1995、2004)。

NBA Logo上的剪影,就是Jerry West。

同場加映:

1.Bob Cousy (1950~1963,1969~1970)

Robert Joseph Cousy
身高:6呎1吋(185公分)
體重:175磅(79公斤)

於1950年的NBA選秀中第1輪第3順位被三城黑鷹選中。連續八年獲得聯盟助攻王,並隨波士頓塞爾提克隊六次獲得NBA總冠軍(1957,1959~1963),拿過一屆的最有價值球員(1957)。2021年,入選NBA75大球星。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共得16960分,平均每場比賽得18.4分,助攻6955次。

基本上,Cousy就是靠著運球技巧和過人的全場視野,成為塞爾提克快攻戰的發動機;但Bob Cousy的生涯命中率不到四成,是他最大的致命傷。

退役後,便轉任教練,還曾以球員兼教練的身份復出,打了七場球之後,就覺得時不我與,只能專心當教練了。可惜,Bob Cousy的執教成績不是太好,141勝207負,0.405的勝率,從未帶領球隊打過季後賽。

2.Walt Frazier(1967~1979)

Walter "Clyde" Frazier
身高:6呎4吋(193公分)
體重:200磅(91公斤)

Walt Frazier在高中時同時參加三支不同的運動隊,在籃球隊中出任組織後衛,在美式橄欖球隊中任四分衛,在棒球隊中任捕手。他大學時依靠籃球獎學金就讀於南伊利諾伊大學。  

1967年NBA選秀中,Frazier被紐約尼克隊在第一輪第5順位選中,在尼克期間,Frazier 7次入選NBA全明星賽,並率隊在1970年和1973年奪得NBA總冠軍。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共得15581分,平均每場比賽得18.9分,助攻5040次。

Walt Frazier擁有極為開闊的全場視野,抄截的功夫更是一把罩。他的防守功力,也是深獲肯定。他曾在1968~1975年連續獲得了最佳防守球隊的肯定,更四次入選了NBA的年度球隊。他的防守並不是很黏的那種,而是趁對手不注意就將手中的球給抄走。

3.Tiny Archibald(1970~1984)

Nathaniel "Tiny" Archibald
身高:6呎1吋(185公分)
體重:150磅(68公斤)

Tiny Archibald於1970年加入NBA,先後分別為辛辛那提皇家(後改名堪薩斯城國王)、紐約籃網、波士頓塞爾提克和密爾瓦基公鹿效力十三個賽季。2021年,入選NBA75大球星。

Tiny Archibald創下了一項至今無人能及的紀錄:他是NBA歷史上唯一一位同時拿下得分王和助攻王的球員(1972~1973賽季)。這位六次入選全明星的傳奇後衛,在1981年跟隨塞爾提克奪得總冠軍。

Tiny Archibald是NBA歷史上第二矮的得分王(僅次於Allen Iverson),他雖然只有6呎1吋,但卻能憑著速度在長人林立的籃球世界中創出一片天地。

4.Isiah Thomas(1981~1994)

Isiah Lord Thomas III
身高:6呎1吋(185公分)
體重:180磅(82公斤)

1981年10月30日,Isiah Thomas在活塞隊生涯首度先發,對上公鹿隊,得到31分11助攻,是NBA歷史上生涯首度先發,得分最高者。十三年的球員生涯中,Thomas是活塞隊史上的得分王、助攻王、抄截王,同時是史上第四位達成9000個助攻的球員。Thomas除了助攻,也善於得分,職業生涯平均可得19.2分。但最令人難忘的,是他率領Bill Laimbeer、Vinnie Johnson、Adrian Dantley、Rick Mahorn、Dennis Rodman及Joe Dumars組成的「壞孩子兵團」,以及其讓人聞風喪膽的防守。

Thomas是NBA歷史上少數出色的矮個子球員之一,同時也是偉大的控球後衛之一,在1980年代裏,能夠與他齊名的控球後衛便只有洛杉磯湖人的Magic Johnson。除了出色的球技外,Thomas的笑容和近乎骯髒的防守也是他的標記,因此曾有敵隊教練稱他為「微笑刺客(baby-faced assassin)」。其控球能力出色而有「運球教科書」的美名。

5.Gary Payton(1990~2007)

Gary Dwayne Payton
身高:6呎4吋(193公分)
體重:180磅(82公斤)

Gary Payton綽號「手套(The Glove)」,擅長防守,但他是NBA史上得分第三多的控球後衛。他的球員生涯顛峰期是在NBA西雅圖超音速的13個賽季(1990~2003),期間於1995~1996賽季率隊贏得西區聯盟冠軍,並於1996年及2000年參加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兩度贏得奧運男子籃球項目金牌。2003~2004年賽季與Kobe Bryant、Shaquille O'Neal、Karl Malone在洛杉磯湖人組成F4,最終宣告崩解。2005-2006賽季於邁阿密熱火贏得職業生涯唯一的總冠軍。並於2013年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他的兒子Gary Payton II現效力於金州勇士。

※圖來自網路搜尋,文來自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 (彼得) 的頭像
    奶茶 (彼得)

    彼得的痞客國度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