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增加樂曲的流動性?針對這個問題,在這篇內容裡面我會做大概的說明。

流動性這個名詞,我在上一篇有做說明了。它的意思就是樂曲進行的方向,或者是樂曲流動的方向。它的有無關係到音樂好或不好,是最重要的關鍵所在。不要求做到很專業的水準,只要將以下所說的東西,在演奏樂曲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1、了解譜上的所有記號,並且清楚的知道它該如何詮釋

我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和“^”的差別在哪裡?“-”(tenuto) 的意思是什麼?先了解它的意思之後,再想好如何詮釋它。基本上,“>”在整個音的呈現上是一個大頭小尾巴的形狀,以 fp 演奏的方式,在音頭和音身的落差會很大。而“^”在演奏時音尾會消失得非常快,所表示的是一個強、重而突兀的音,長度一般會稍短,而且沒有如“>”般小下去的「尾巴」。“-”所表示的是除了把音值吹滿之外,還會帶有一些推力及壓力的感覺,但要注意的是,這個音的本身以及音尾並沒有音量上的變大或變小。特別注意的是在圓滑線中的重音記號一般是用氣去推,而不加上舌頭的 attack 。

2、音樂往往是性格的表現,充分了解作者的用意

速度上的不同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不單單只是速度,各種不同的音樂元素,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像是三拍子讓人感受到的常是優雅的搖擺或舞蹈性、小號演奏的快節奏常是精神抖擻的、低音管的音色會讓人覺得滑稽、大調常是令人愉悅的、小調常是使人哀傷的、而 Allegro 的速度多半是快樂而輕鬆的。

3、指揮佔有非常大的份量,記得要看指揮

指揮拿到要練習或是演出的曲子,第一件事情就是讀譜。總譜的閱讀除了一般演奏者要注意的所有面向之外,指揮更必須對樂曲作分析的功夫。首先,要理出樂曲的結構。許多人一拿到總譜就一頭栽下去做細部分析的功夫,但如果只這樣做卻忘了先告知基本的東西,往往會變成捨本逐末。對樂曲結構的認知影響你對樂曲的表現方式甚鉅,而對結構的掌握,更往往是音樂表現優劣的判準所在。其次,找出各種樂器間的關係,看看哪些地方哪些樂器是主旋律,提醒其他人該怎麼做。最後,不斷的閱讀總譜,增進自己閱讀總譜的能力。

接下來的東西,主要是針對學生指揮的。

1、每一個聲部都要注意到,包括每項樂器的其他分部 (第二.第三.第四部等) ,注意到他們的狀況。

2、注意所有人的演奏方式,盡可能的達到你的要求。尤其是每個音的形狀,這是好音樂的基本。

3、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需特別注意,要求他們看指揮。

4、力度和速度沒有直接的關係,不要因為力度的增加,不自覺的加快自己指揮的速度。

5、多聽 CD 中的演奏曲,自己試著跟,看拍子及各方面是否搭配得上?

6、要有清楚的認知,把自己當成海綿,然後不斷的做吸收的動作。

7、盡量地提出問題,不要怕被人笑,而產生畏懼的心態。因為怕別人笑而不敢問,可是又不會的人,才是最糟糕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 (彼得) 的頭像
    奶茶 (彼得)

    彼得的痞客國度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