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民國四大才子&四大俊男」。

民國四大才子

四大系列之「民國四大才子&四大俊男」

徐志摩、郁達夫、邵洵美、戴望舒被譽為民國時期的四大才子。

徐志摩

譜名章垿,初字槱森,出國後改字志摩,小字又申,筆名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著名的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新詩貢獻良多。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

徐志摩一生有三段戀情(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每一段都是轟轟烈烈的。

那徐志摩究竟是偉大情聖,還是超級渣男?

這見仁見智。或許,是非對錯就留給後人去評斷了。

徐志摩作品:主要著有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葉》、《秋》等,戲劇《卞昆岡》,日記《愛眉小札》等,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

郁達夫

名文,字達夫,以字行,浙江富陽人,近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郁達夫的小說帶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自幼喜愛文學,古典文學修養深厚。

1913年赴日本留學,初讀文科,后改學經濟。1921年與郭沫若成仿吾等在東京發起成立創造社,同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沉淪》,該作被列為創造社叢書之一。

小說《沉淪》描寫一個有憂鬱症的中國留日學生,在異國歷經屈辱和冷遇最終絕望走向沉淪的過程。

1922年回國參加編輯《創造》季刊《創造週報》等刊物。1928年與魯迅合編《奔流》月刊,並主編《大眾文藝》。 

1930年,加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發後,積極從事抗日活動,後被軍殺害。他的早期作品往往流露出孤獨憤世的慨歎和哀怨;後期的作品如《遲桂花》等則更多地表現了對下層不幸者的同情,風格上具有真率、熱情、明麗、酣暢的特點。

郁達夫的創作受日本文學影響頗深。相應地,日本評論者也對他的作品高度關注。大江健三郎認為郁達夫是「亞洲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

郁達夫作品: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說集《沉淪》《雞肋集》等,中篇小說《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等,《達夫日記》、《達夫遊記》等。另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文集》等。

邵洵美

原名邵雲龍,有時使用浩文這個名字。祖籍浙江餘姚,出生於上海。民國時期著名詩人、出版家、翻譯家。「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

邵洵美與表姐戀愛時,見《詩經》中《鄭風•有女同車》中有「佩玉鏘鏘,洵美且都」句,內有表姐之名「佩玉」,於是也從中取「洵美」二字為自己的名字,以示愛慕。

1923年初畢業於上海南洋路礦學校,同年東赴歐洲留學。入英國劍橋大學攻讀英國文學。1927年回國,與盛佩玉結婚。1928年開辦金屋書店,並出版《金屋月刊》。1930年11月「國際筆會中國分會」成立,當選為理事,並任會計,1933年編輯《十日談》雜誌,並發表第一篇小說名為《貴族區》。1934年編輯《人言》雜誌。1936年3月至1937年8月主持《論語》半月刊編務。晚年從事外國文學翻譯工作。在集郵、書法、繪畫、篆刻上,亦有所造詣。

除了少數現代文學學者外,很少有人知道邵洵美;關於邵洵美的學術文章也不多。不過,徐志摩曾對邵洵美做出這樣的評價:「中國有個新詩人,是一百分的魏爾倫」。為「都市現代派」代表作家。

魏爾倫(Paul Verlaine),法國象徵派詩人。

邵洵美作品:著有詩集《天堂與五月》、《花一般的罪惡》、《詩二十五首》等。

戴望舒

原名戴夢鷗,學名戴朝寀,字丞,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現代詩人、翻譯家,「象徵派」代表人物。筆名有江思、艾昂甫等。

“望舒"這個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 “意思是說屈原上天入地漫遊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後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 

戴望舒的詩繼承和發展了後期新月派與20世紀20年代末象徵詩派的詩風,開啟了現代詩派的時代,因此被視為現代詩派“詩壇的首領”。

戴望舒新詩屬象徵派,以音節和色彩見稱,一樣晦澀,尤其在《雨巷》一詩中,手法繁複用詞抽象,頗難理解,極受好評,一度被人稱為“雨巷詩人”。《我用殘損的手掌》語言頗有張力,節奏起伏配合詩情;《旅思》和《蕭紅墓畔口占》兩首,語言純厚天然,富於中國情韻。一般作品則語言歐化,迷於細節,耽於情調,題材不廣,深度不足,未能逼近現實。戴望舒有些新詩模倣現代法國詩人,尤其是耶麥的作品,頗為耐讀。

戴望舒長期患有哮喘病,平時便自行注射麻黃素以緩解症狀。後因藥物過量導致而昏迷,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44歲。

戴望舒作品:代表作《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等,另有譯著多種。

四大才子個個才華橫溢、博學多才,皆為滿腹經綸之輩。有新詩的奠基者徐志摩,為抗日救國而死的郁達夫,「天生詩人」邵洵美,「雨巷詩人」戴望舒。


民國四大俊男

民國時期的四大俊男:汪精衛、周恩來、張學良、梅蘭芳。

汪精衛

本名汪兆銘,字季新,號精衛(亦為其筆名),世稱汪精衛。

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豪賢路)人,出生於廣東三水縣署(今佛山市三水區西南街道河口社區)。官費留學生畢業於日本法政大學。

1905年在東京加入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年,因謀刺清朝攝政王載灃失敗被捕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後獲釋。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也是其遺囑的起草者與執筆人。

1938年12月發表《艷電》宣告響應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的聲明,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和一切公職。1939年6月8日,國民政府宣布他為漢奸,全國通緝,汪精衛認為與日本表面合作能有效拖延日本併吞中華民國,此成為其一生爭議,後世對此評價兩極分化。

1940年,汪精衛在華東和華北的日本佔領區建立汪精衛國民政府,在受日本節制的同時試圖爭取自治空間。日本投降前9個月病卒,終年61歲。

汪精衛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看過真容的人都說他雙目有俠氣。而且溫文爾雅,風度絕佳。李宗仁曾形容:「汪兆銘(汪精衛)儀錶堂堂,滿腹詩書,言談舉止,風度翩翩,使人相對,如坐春風之中。」

汪精衛不但相貌英俊,還有青年時期為革命“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英雄歷史,因此曾經人氣極旺。胡蘭成說:汪精衛每回在廣州演講,粵地女學生皆“擲花如雨”。那時的汪,乃革命領袖、偶像明星。

1944年,汪精衛患骨髓腫客死他鄉,1945年抗戰勝利,蔣介石下令炸毀汪墓、焚毀棺木與遺體。 這個著名的美男子就此徹底灰飛煙滅。

周恩來

字翔宇,乳名大鸞,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是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革命家和外交家。

也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期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周恩來年輕時就讀於南開中學,是南開學校唯一免交學費的學生。畢業時被舉為全校文科第一名,在理科方面亦名列前茅。後來留學於日、法等國。

國共談判時期,周恩來是共產黨的首席代表,同時在國民黨內享有極高的聲譽。

美國外交官John Service回憶說:「凡是見過周恩來的人,沒有誰會忘記他。他精神飽滿,富於魅力,長相漂亮,這是一個原因。他給人第一個印象是他的眼睛。濃密的黑眉毛下邊有一雙炯炯發光的眼睛,在凝神看著你。你會感覺到他在全神貫注地看你,會記住你和你說過的話。這是一種使人立即感到親切的罕有的天賦。」

Anna Schwartz則說:「他是一個美男子,臉上充滿智慧,眼睛烏黑髮亮而有生氣。只看他的臉是難以估計出他的年齡的。可是,即使是最高明的攝影師拍下的照片,也不能再現他的人格和魅力。即使是出身、國籍、政治信仰不同的諸色人等,周恩來對他們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官和名作家、老資格的記者都一致認為,周恩來的敏銳幹練,他那優雅洗練的一舉手一投足,還有他的幽默和風趣,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銘記不忘。」

張學良

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陸軍一級上將和政治人物。奉天省海城縣(今遼寧省海城市)人,祖籍河北大城。其父為奉系軍閥首領,曾為陸海軍大元帥的張作霖。

張學良的前半生深刻影響了近代歷史進程,而後半生則被蔣氏父子囚禁。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東北軍未抵抗,導致東北快速淪陷於日本之手,標誌著抗日戰爭的開始。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和楊虎城扣押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以及陳誠、衛立煌、陳繼承等中央軍政大員。12月25日,張釋放蔣,並親自護送蔣由西安回到南京。後一直遭蔣軟禁並隨國府遷台。在蔣經國任內,張依然遭軟禁,直到蔣經國逝世後,1990年,90歲高齡的張才被李登輝釋放、重獲自由,並移民美國夏威夷州安度晚年。2001年10月14日於美國夏威夷州火奴魯魯的斯特勞布醫院病逝,終年100歲。

張學良懂得鑒賞古畫,會做古體詩,會跳舞,能說英語,還會打網球。可謂「多才多藝」。張學良一生,留在歷史上的,就是「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兩件大事。不過,他的女人緣也是挺好的。他曾說:「平生無缺憾,唯一好女人。」「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雖不是英雄漢,卻也好色似英雄。」喜歡人家的同時,也被人家喜歡,那才是本事。張學良自負地表示:「我從來不追女人的,很少,沒有,可以說一兩個女人我追過,其他的我沒追過,都是女人追我。據說,他有過11個情人,不是名媛就是貴婦。

張學良評:「一生中有兩位女性對他恩同再造,一是宋美齡,一是趙一荻(趙四小姐)。」確實如此:前者是救命恩人,後者則是陪伴度過餘生之人。

梅蘭芳

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近代京劇表演藝術家,祖籍江蘇泰州,生於北京,工旦行,因其精湛演技和愛國情懷而舉世聞名,為京劇「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也得到中共領導人毛澤東賞識,甚至稱呼他為「梅老闆」。

梅蘭芳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梅蘭芳為領銜人,京劇旦角的最重要代表,風靡一代,他男扮女裝的技巧出神入化,並提升京劇這種原本通俗的戲劇,呈現審美的抒情境界。梅腔悠然而有餘韻,令觀眾感受到古典女子優美的情致。

少年時期的梅蘭芳,聽從了良師益友齊如山的建議,繼承了優良傳統的京劇的華麗與身段,並針對京劇過往只重形式,缺乏情感靈魂表演的缺失加以修正,配合詞曲韻律之和諧,注入更充沛的情緒感情於表演之中,此外更創作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大量的優秀劇碼,發展並提高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

梅蘭芳是京劇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民國成立後文化繁榮時期,承上啟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五十餘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眾多的婦女藝術形象,發展了京劇旦角的表演藝術。梅蘭芳眾子女中,女兒梅葆玥和幼子梅葆玖繼承了其梅派京劇藝術。

梅蘭芳是民國時期公認的伶界大王。其受歡迎程度無人能比。

他的學生(門下弟子)有程硯秋、張君秋、魏蓮芳、章遏雲、李世芳、毛世來、劉元彤、李玉芙、言慧珠、顧正秋、陳永玲、秦慧芬、楊榮環、杜近芳、陳正薇、楊秋玲、關肅霜、胡芝風、北平李麗等,超過100人。

四人外貌各有千秋,最俊秀的莫過於汪精衛,周恩來則有南北皆融之貌(南方的俊秀和北方的英挺),最具女人緣的張學良,以及「珠喉宛轉繞梁曲,玉貌娉婷絕世妝」的梅蘭芳。

※圖來自網路搜尋,文來自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 (彼得) 的頭像
    奶茶 (彼得)

    彼得的痞客國度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