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大系列──書法──最終回 

四大系列之「琴棋書畫──文房四寶(2)」

文房四寶,是漢字傳統的文書工具,即筆、墨、紙、硯。源於中國,再傳播至日本列島、朝鮮半島、琉球群島、臺澎金馬和越南等地。 
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文房」之名意指「國家典掌文翰之地(相當於國家資料庫)」,因為古代文人要經常使用毛筆、墨、宣紙、硯台,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 
「文房四寶」在南唐時指宣州諸葛筆、徽州李廷珪墨、徽州澄心堂紙,徽州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它們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等為一體的藝術品。
唐代才女薛濤曾作詩〈四友讚〉:「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煤而黯黯,入文畝而休休。」詩中所歌詠的就是硯、筆、墨、紙。
 
薛濤,字洪度,一作宏度。自幼聰慧,八九時就能作詩,父親死後,薛濤與母親居於成都,二人相依為命,生活窘困,十六時頗有姿色,通音律,善詩文,迫於生計而淪為樂妓。與當時名士元稹、牛僧孺、張籍、白居易、令狐楚、劉禹錫、張祜、段文昌有往來,與元稹交情最篤,死後段文昌為其撰寫墓誌銘。在其住處,成都現存有望江樓公園,內有薛濤紀念館、薛濤井。詩以清麗見長,如《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
 
古人還戲言:「筆為管城侯毛元銳,墨為松滋侯石虛中,紙為好畤侯楮知白,硯為即墨侯易玄光,人稱四侯。」
 
筆 
指毛筆,是傳統書寫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稱,被列為「文房四寶」之一。 
1954年在長沙左公山15號戰國中期楚墓裡已有出土保存完好的毛筆。以木作桿,用竹管將毛套在木桿上,這就是原始的毛筆。 
毛筆早在商朝就出現了,秦朝蒙恬以柘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蒙恬對毛筆的改進對於小篆的形成具有很大的意義,與大篆不同,小篆線條婉轉曲折,非硬物所能為,故應當是用毛筆書寫的。 
據說,戰國末年秦國將軍蒙恬在鎮守北方時,見匈奴以獸毛沾顏料繪圖,又同時前方戰況告急,才改篆刻竹簡由絲卷書寫軍情。聲名大噪,並由史官記於史冊內。故後世制筆業奉蒙恬為始祖。先秦時,毛筆有多種名稱,如「聿」、「不律」、「弗」等,後統稱為「筆」。 
毛筆的分類方式主要有依尺寸分類,依筆毛的來源、硬軟、形狀分類,以及依筆管的材質分類等。在依尺寸分類方面,可以把毛筆由小至大分為圭筆、小楷、中楷、大楷、聯筆、提筆、大筆、大斗筆等。 
傳統毛筆所採用的毛髮多是動物毛,例如胎毛、黃鼬毛(狼毫)、兔肩毛(紫毫)、鹿毛、鹿毫、雞毛、鴨毛、羊毛、豬毛、鼠毛、虎毛、狸毛、猩猩毛、黃牛耳毫等,少數毛筆採用植物纖維來製作;近代則是多了人工塑膠毛可供選擇。 
不同的毫毛,其彈性、吸水性、毛鋒聚攏性皆有差異。一般簡單的將毛筆分為「硬毫(如狼毫)」、「軟毫(如羊毫)」,以及混用兩種毫毛以達到硬軟兼之效果的「兼毫」。毛筆筆鋒形狀也有所不同,圓形的為「圓毫」,尖銳的為「尖毫」。 
筆管的材質相當多樣,有紫檀、斑竹、玳瑁、鏤金、花梨、木、金、銀、象牙、玻璃等。
 
四大名筆 
宣筆 

宣筆是產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一種毛筆,是四大名筆之一。宣筆經常與著名的宣紙一起被提到。  
2008年,宣筆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通常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製作。古代,涇縣是由宣州府管轄,因此,以府治宣城為名,故稱「宣筆」。 
宣筆在晉朝(256年-420年)時期已經在學者,政府官員,書法家和畫家中大受歡迎。 
在唐朝(618-907年)和宋朝(960-1279年),宣州府與浙江省湖州一起成為主要的毛筆生產製造中心。唐朝期間,宣筆繼續被列為給皇帝及其朝廷的本地的貢品。 
最著名的宣筆,其原料是用棕色的兔毛精心製成。宣筆是最貴的毛筆之一,也是著名的四大毛筆之一。 
宣筆的製作不僅精於選擇原料,更注重製作工藝。宣筆製作的流程可分為水盆、裝套、修筆、檢驗、裝球五個部分。製作流程還可進一步細分為浸皮、發酵、柔筆、選毫、分毫、熟毫、扎頭、筆套、易毫、刻字等十幾道流程,70多個操作工序,而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就。其中包含了筆工藝人的艱辛和勞累,尤其是修筆和檢驗必須細之又細、精之又精。一支上品宣筆要反覆修筆多次,並用放大鏡來檢查。
 
湖筆 
湖筆(亦稱為湖穎)是產於浙江湖州善璉鎮的毛筆,始自晉朝已家家戶戶造筆,到元朝時就以工藝精湛、品質上乘著稱,與宣紙、徽墨、端硯合稱為「文房四寶」。 
湖筆通常用黃鼠狼的尾部的毛跟羊毫製造但也會有用雞毛,鼠須來制的筆; 跟湖筆一樣聞名的毛筆叫「宣筆」。宣筆的優良工藝是湖筆以及亞洲毛筆歷史(例如:日本熊野,奈良筆等)的鼻祖;宣筆是在湖筆的出現之前,在古代最流行的特產毛筆。但只從元朝之後宣筆漸被湖筆取代,湖筆製作精良,都得到很多古代名家的讚賞,尤其是元朝書法家趙孟頫對湖筆的製作非常重視。 

在現代社會,湖筆擔當起中國文化的重要象徵並輸出到世界各地(包括:日本,韓國,越南,南亞諸國),隨著旅遊業界的發展,日本書畫界人士很多也為了「湖筆」慕名而來,日本著名書畫家「青山衫雨」也曾到王一品齋筆莊考察並對制筆技藝產生了極大興趣。 
1994年,湖筆的產量高達了283.16萬支, 1979年至1987年期,雙羊牌的善璉湖筆獲得了浙江優質產品,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的稱號;湖筆保留了傳統優質的製作工藝,其製作技術更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齊筆 
產地在今山東省廣饒縣,最有特色的是狼毫筆。廣饒縣的制筆工藝一直採用一家一戶的作坊式生產模式。過去的育興筆莊、文山堂、文成堂都是名噪一時的老字號,規模很大,有工匠學徒幾百人。 
如今在這裡,人們仍然延續著制筆的傳統,幾乎家家都出筆工,專門制筆的人家有六七百戶,更有不少是幾十代傳下來的制筆世家。製作工藝師徒相傳,不斷創新,已經失傳的茅龍筆就是經過於保民和當地筆工合力研究出來的。 
齊筆選料嚴謹,工藝精湛,從選料到成筆,要經過浸、拔、梳、並、連、剔等150多道工序,每個步驟都是手工活,要求有很高的技術。 
筆工們把從選擇毛料到製成筆頭的過程稱為「水盆」,主要是因為其中大部分的工序都需要在放有石灰的水中完成,筆工們裸露的手臂長期遭受著石灰水的侵蝕,因此每一支毛筆中都蘊涵著制筆工人的心血和汗水。 
正是由於制筆藝人門在各道工序上的嚴格謹慎和不斷創新,使齊筆有了鋒穎尖銳、豐碩圓滿、修削整齊、健勁有力的特點,以剛柔相濟、得心應手而享譽古今。 
侯店毛筆是河北省衡水市的特產,侯店制筆業始於明朝永樂二年,盛於清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朝時被定為御用毛筆,光緒皇帝曾經立碑表彰侯店的制筆業;中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為侯店提名為「筆鄉」;書法家肖勞為之題「妙筆生花」;書法家孫墨佛為之題「神工鬼斧」;書法家范曾誇獎其為「文房瑰寶」。侯店毛筆曾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和天津出口免檢證書。
 
衡筆 
衡筆產自河北省衡水市郊區的一個小村莊侯店,質優而世界聞名。明朝永樂皇帝統治時期(大約1404年),侯店製作的毛筆就出現了。 
在清代(1644-1911)達到了鼎盛。民國初期,幾乎全部的產品銷給北京的名店戴月軒和胡開文商店。1952年,侯店人民建立起一座大型工廠繼承傳統製作工藝傳授給年輕一代並且發展了毛筆的製作。 
侯店毛筆的原料取自動物的尾巴,像狐狸,麝香貓的尾巴毛; 牛的耳朵毛等多達四十多種。這些材料毛在冬季採取的最好,能製作出優質的毛筆。毛筆製作的五個主要工藝必須嚴格地遵守。如洗毛,晾乾,筆桿的雕刻製作,筆的組裝以及筆頭各種毛的混合等等工序。 
五種主要工序的每一種工序還包含著十幾種小工序根據筆的不同形狀,不同規格,不同的使用目的而不一樣。侯店村製作的毛筆很結實,筆鋒的柔軟與硬度適中,吸墨充足,而且能做到幾乎不掉毛。
 
墨 
墨是傳統書寫和繪畫用到的墨條。主要原料是煤煙、松煙、明膠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質型態的存在。透過硯用水研磨可以產生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  
墨的水分及膠的成分不同,會影響到墨的黏度。在不同場合使用的墨,其黏度有所不同。另外,初製成的墨的水分亦較多。另有存放時間較長的墨,其緻密度較高,並經過長年累月的乾燥,使墨色的立體感更高。 
這種墨被稱為「古墨」。 
三國時代魏國韋誕因制墨著名,被尊為製墨祖師。 
眾墨之中,以徽墨最為著名。徽墨是中國傳統制墨技藝中的珍品,有質堅如玉、落紙如漆、色澤黑潤、歷久不褪等特點。 
墨的發明、製造,對文化藝術的發展傳承起過重要作用。墨的發明也是印刷術發明的必要前提,它對社會思想、文化傳播貢獻巨大。 
唐代制墨業已十分興盛。當時墨工對造墨技法、造型、題識、墨模雕刻都很講究,出現了祖敏、奚超、奚廷珪等著名制墨匠人。南唐時,徽墨聲譽漸起,深得士林稱道。自漢至唐,多為煙墨,宋代發明瞭油煙墨。1977年在江蘇武進南宋墓中出土了半枚葉茂實製作的油煙墨,墨樣樸實雅觀,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明代制墨業更加發達,當時的制墨中心在皖南,代表人物有歙縣的羅小華、程君房、方于魯,休寧的汪中山、邵格子等,所制名墨各具特色。明末清初,制墨名家有汪鴻漸、葉玄卿、程公瑜、吳天章、胡星聚、程鳳池。曹素功和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被譽為「晚清四大制墨名家」。

晚清四大制墨名家 
曹素功
 
清代知名「徽墨四大家」中,曹素功列居首位,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譽。 
曹素功是清朝的秀才,自幼愛墨、藏墨,研究徽墨的製墨技藝,也製作了很多好墨,廣受名士文人及達官貴人喜愛,康熙、乾隆也都很賞識。曹素功1667年在歙州開設墨莊,後代遷至上海。 
曹素功墨錠的特色是煙細、膠輕、質堅、墨香,高級書畫墨以桐油烟、廣膠、麝香、金箔、冰片和數十種中草藥為原料,製作技藝的傳承以師徒口手相授,兼具「徽墨」各家之長,更別具一格。 
赫赫有名的「耕織圖」套墨、「金殿餘香」都是曹素功的經典之作。曹素功墨20世紀初參加日本、美國博覽會,以品質優異、造型豐富、圖案精美的各式墨品受到各界肯定,既是傳統書法、繪畫用具,也是可收藏的工藝品。
 
汪近聖 
汪近聖,字鑑古,行名元林。績溪縣尚田村人。古代製墨名家。清代徽墨四大家之一。 
汪近聖早年為曹素功墨店家桌墨工。康熙末年(約1721年)在徽州府城自開「鑑古齋」墨店。精於墨理,獨能鑑古法,而更為調燮,所製之墨,光可以鑑,鋒可以截,其聲錚錚,黑如齊匯,被視為當世之寶。所製集錦墨,造型、圖案、題目精巧出眾,次子惟高於乾隆六年(1741年)應召進京在御書處教習制墨。汪近聖後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去世。 
汪近聖之孫汪炳宇、君蔚、惠政,曾孫天鳳將其遺留製墨的墨印拓片及當時名家的題詠等88種,輯成《鑑古齋墨藪》一書,為徽墨業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促使了更多的績溪人投身於徽墨業,造就了一代代、一批批的製墨能手,業墨名家。
 
汪節庵 
汪節庵,名宣禮,字蓉塢,安徽歙縣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他的製墨店號「函璞齋」與曹素功「藝粟齋」、汪近聖「鑑古齋」並駕齊驅。乾隆中期汪氏嶄露頭角,嘉慶、道光年為鼎盛時期。特別是在曹素功墨店迂到蘇州後,汪節庵便取而代之成為徽州地區製墨的「一把手」。 
汪節庵善製集錦墨,其墨“煙香自有龍麝氣”,因而頗受歡迎。同時,其墨常貯於雕龍描鳳和彩色花卉的墨漆盒中,裝潢精緻,典雅華貴。 
「函璞齋」名品墨有蘭陵氏書畫墨、名花十友墨、仿古錢墨、禦題西湖十景詩墨、新安江大好河山墨等。當時有學者曾介紹說:「江南大使,多方獻物,入選之墨,必用汪氏。」汪節庵制墨常被官吏選作貢品,成為一時之最。在《函璞齋墨譜》中載有墨目80餘種,其中汪節庵集錦墨圖佔了大部。 
汪節庵製集錦墨,自成一格,別具特點,其名品流傳於世,備受關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其瀟湘風景墨9錠,上海博物館收藏有禦題西湖十景詩彩朱墨10錠,山東省博物館收藏禦題西湖十景詩集錦墨10錠,皆其精品。
 
胡開文 
胡開文,字柱臣,號在豐,「胡開文墨業」的創始人,清代四大徽墨名家之一,安徽績溪上莊村人。少年時到休寧縣汪啟茂墨店當學徒,誠實勤勞,精於店務,深得老闆器重,被擢為推銷員。在跑碼頭、奔商埠中含辛茹苦,為創業積蓄資金,後娶汪啟茂之獨生女為妻。乾隆三十年(1765)承頂汪啟茂墨店,為創出高品質產品,挑選舊墨模中之精品,不惜巨資購買上等原料,聘良工刻模製墨。並取徽州府孔廟的「天開文苑」金匾中間兩字,冠以姓氏,打出"胡開文墨莊"店號,在墨家如林中競爭,獨佔鰲頭,獲得厚利。後來在屯溪設立銷售分店,繼而開設茶號、棗莊,置田產成為鄉裡巨富。 
傳說,第二代胡開文(即胡天柱次子胡餘德),曾造出一種墨,聲稱在水中浸泡多長時間也不溶化散色,因此慕名購此墨的人越來越多。一日,有位遊學的先生造訪休寧,購買一布袋這種墨。不巧,他過河時掉了一跤,連人帶墨都倒在河水裡。上岸後,黑墨水淋了他一背,打開袋子一看,原來袋子裡的墨經水浸泡,有的已溶化了。遊學先生背著這袋墨找到了休寧胡開文,胡氏開始不信,遊學先生當場以盆盛水,將墨浸入其中,不久,便見墨裂色散。胡開文當下違聲道歉;以一袋「蒼瑰室」墨賠還。此後,他便令所屬各店各坊,立即停製停售,並以高價買回這種墨。不久,將這種墨全部倒入休寧城外的一池塘中,這池塘也變成「墨池」了。   
如今,「墨池」早巳被泥土淤塞,再也看不見當年的痕跡。但胡開文毀墨於一池的故事,卻仍在徽州一帶流傳。

紙 
宣紙,又名涇縣紙,原出產於安徽省宣城涇縣,以府治宣城為名,故稱「宣紙」。宣紙是一種主要供毛筆書畫以及裝裱、拓片、水印等使用的高級藝術用紙張。宣紙擁有良好的潤墨性、耐久性、不變形性以及抗蟲性能,是紙的代表品種。宣紙起於唐代,歷代相沿,由於宣紙有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 
傳說東漢時宣州人孔丹從蔡倫處習得造紙術。孔丹返鄉,意欲為恩師畫像,然而造紙材料難覓。偶遇青檀倒伏入水,樹皮散成絲綹,潔白如雪。孔丹心有所感,創立檀皮紙。此後凡古法宣紙,只用檀皮、不加稻草者,皆稱作「丹紙」。 
宣紙可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唐代。《新唐書》中提到宣州出產貢紙,《歷代名畫記》直接使用了「宣紙」這個名詞。 
宋代造紙行業發達,宣州一帶所製的紙張影響力日益擴大。根據故宮現存的南宋畫作判斷,當時已經有畫院畫師使用宣州紙。但是難以證明此時造紙已經使用了青檀,故而被一些學者認為尚且不能歸為真正的宣紙,只是宣州所產的優良書畫紙。同時,宣州、徽州、池州等地造紙業逐漸集中到涇縣。但是因為紙張交易的集散地仍然在宣州,習慣上,還是統稱「宣紙」。 
宋代末年,曹大三率領族人遷徙至涇縣小嶺村避難。曹大三改進工藝,用青檀造紙,並傳授族人以此謀生。此後七百餘年間,時世盛衰,但是宣紙的核心工藝一直祇被曹氏族人掌握。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產類似的書畫用紙,原料以及工藝有所不及。 
宣紙依墨跡擴散性能又可分為:熟宣、半熟宣、生宣三種。 
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其缺點是久藏會出現「漏礬」或脆裂。熟宣可再加工,珊瑚、雲母箋、冷金、灑金、蠟生金花羅紋、桃紅虎皮等皆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紙。 
生宣則吸水力強。用淡墨水寫時,墨水容易滲入,化開。用濃墨水寫則相對容易。故創作書畫時,需要掌握好墨的濃淡程度,方可得心應手。而生宣的品類則有夾貢、玉版、淨皮、單宣、棉連等。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玉版宣」即屬此一類。 
宣紙的選料和其原產地涇縣的地理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因青檀是當地主要的樹種之一,故青檀樹皮便成為了宣紙的主要原料。而當地又種植水稻,大量的稻草便也成為了原料之一。涇縣更伴青弋江和新安江,這三點便為涇縣的宣紙產業打下基礎。至宋、元之後,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後擴大到十餘種。經過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洪等十八道工序,歷經一年方可製成。
 
硯 
硯台用於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筆。因為磨墨,所以有一塊平坦的地方;因為盛墨汁,所以有一個凹陷。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硯台的製作材料主要來自石材,有來自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的端硯、來自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歙硯、來自甘肅卓尼洮河一帶的洮硯以及來自河南洛陽的澄泥硯等,這四種硯台並列為「四大名硯」。
 
端硯 
亦被稱作「端溪石硯」,位列「四大名硯」之首。 
產自廣東肇慶市。肇慶古稱「端州」,故所產的硯台叫「端硯」,最早產於唐代武德年間(618年-626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端硯以石色青紫帶圓形青綠色石眼的為最上。肇慶七星岩出產純白色的白硯,滑如玉,磨墨無聲,也是上品。上好的端硯不但美觀,而且能「發墨」,墨色光亮如漆,能在相對較長的時間內不乾。端硯的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硯自唐朝初年開始生產,唐代中葉開始注重花紋雕刻,從文房工具走向工藝品。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東郊羚羊峽欄柯山的端溪一帶有多個原石坑,著名的有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宋朝把端硯列為「貢品」之一。 
端硯石質堅實,研墨時墨水不會發滯,發墨快而且不會乾得太快。磨墨需用涼水,不能用開水,也不能用茶水或酒水。硯用完後必須將硯洗淨,晾乾。由於開採缺乏管理,端硯所用石材在肇慶附近的礦坑已經受到嚴重破壞。
 
歙硯 
產於江南歙州的硯。歙州北宋後改稱為徽州,為今安徽省歙縣附近一帶。 
歙硯石產出地點較多,基本上分布於黃山山脈南麓、天目山與白際山西麓,而以婺源與休寧交界處的龍尾山(亦叫羅紋山,在現今的婺源縣溪頭鄉境內)下溪澗中所產為最優,稱為「龍尾硯」。宋曹繼善《歙硯說》載:「龍尾山亦名羅紋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種,延蔓百餘里,取之不絕。」 
歙硯的產地範圍為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的湯口鎮和宣城市績溪縣,江西省婺源。

一般認為歙硯的開採製作始於唐開元年間,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北宋治平年間(1064年至1067年)婺源縣令唐積《婺源硯圖譜》載:「婺源硯在唐開元中,因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裡,見疊石如城壘狀,瑩潔可愛,因攜之以歸,刊粗成硯,溫潤大過端溪者。後數世,葉氏諸孫持以與令,令愛之,訪得匠手琢為硯,由是天下始傳。」也有人認為歙硯起源於漢代,而龍尾山歙硯則起源於唐代。 
到南唐元宗李璟時已由官方組織開採製作,並設立硯務官。李煜稱讚「歙硯為天下冠」。 
歙硯的特點是質地堅潤不吸水,發墨如油不損毫,「澀不留筆,滑不拒墨」,而且「多年宿墨,一濯而瑩」。具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
 
洮硯 
硯材產自甘肅卓尼縣洮硯鄉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的洮河峽谷中,分布地帶長約25公里、寬約2.5公里。洮硯的特點是發墨快、研墨細、不傷筆毫。洮硯在宋代就為當時文人所珍視,蘇軾《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讚美洮硯:「洗之礪、發金鐵。 琢而泓,堅密澤……」。黃庭堅詩云: 「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 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洮硯硯材特徵:結構細密、滋潤滑膩、硬度適中、色澤典雅。 
發墨快,墨汁細而有光澤,有「滑不拒墨、澀不滯筆的優點」。由於石材結構緊密,水分不易散發,因而既不滲水,且貯墨日久不干。有「雖酷暑而傾墨不干」的美譽。其硬度為摩氏三度,適於雕琢。其板頁岩結構劈理髮育良好,石性溫和,質硬而不脆,為制硯的理想石材。洮硯石料是以綠色為主,其它種類的石質如:墨綠、碧綠、輝綠、翠綠、淡綠、暗紅、淡紫、柳葉青、鸊鵜血……。
 
同場加映:
 
民國四大書法家:楷書譚延闓、草書于右任、隸書胡漢民、篆書吳稚暉。
 
楷書譚延闓 
譚延闓,幼名寶璐,字組庵,或作祖庵、組安、祖安,別號無畏,齋號切齋,湖南茶陵人,與陳三立、譚嗣同並稱「湖湘三公子」。 
譚延闓的字結體寬博,顧盼自雄。是清代錢灃之後又一個寫顏體字的大家。顏真卿楷書自從被米南宮批判之後,一直不很被重視。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書法的天下。直到清中葉劉石庵以及後來錢灃、何紹基、翁同龢等出,顏書才始得到復興。但清代書法家多數還是寫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也頗有好手,只是楷書尚不多見。錢灃是一時名家,學顏體字得其神趣,氣象渾穆。但不若顏魯公之靈妙。民國以來寫顏體字的人,無出譚延闓右者。南京中山陵碑上「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即為譚延闓書法。
 
草書于右任 
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時人多敬稱其為于老。于右任早年是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他也是上海大學首任校長。 
于右任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 
于右任精書法,尤擅草書,首創「標準草書」,被譽為「當代草聖」、「近代書聖」。
 
隸書胡漢民 
原名衍鴻,字展堂,號不匱室主。 
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書法家與詩人,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也是國民黨前期的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胡漢民以精於隸書著名。
 
篆書吳稚暉 
原名脁(一作眺),學名紀靈(又作寄蛉),後改名敬恆,字稚暉,號朏盦、朏庵,筆名燃、夷、吳朏等,以字行。 
吳稚暉工書法,尤以小篆為著名。著作有《荒古原人史》、《天演圖解》、《上下古今談》、《朏盦客座談話》等。

結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初學書法,得先選擇好的「文房四寶」。 
臺灣有不少老字號的筆莊,像是中華筆莊、林三益、正大筆莊、天成筆莊、吳竹、蕙風堂等。 
屏東市區,我推薦底下幾間;
 
中華藝品工藝社──屏東縣屏東市林森路42-2號
林正忠毛筆莊──屏東縣屏東市瑞光路2段436號
中和筆莊──屏東縣屏東市廣東路94號之1

 
我習慣自己研墨,能夠寫出一手好字,是會很有成就感的。
 
 
※圖、文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 (彼得) 的頭像
    奶茶 (彼得)

    彼得的痞客國度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