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格友分享「30天歌單挑戰」:

30天歌單挑戰

其實,我聽歌是沒什麼歌單的。

因為不管哪個年代,都有好的音樂(好聽的歌)出現。

不過,這個好像挺有意思的!

我也來挑戰,只是怕選的歌曲太有年代感🤣🤣🤣

很多時候,哥聽的是回憶啊~~~

 

Day1 歌名有顏色

孫燕姿---《天黑黑》

孫燕姿的《天黑黑》,收錄在孫燕姿個人首張同名專輯《天黑黑(2000年)》。

雖是改編自童謠,但就是這讓人印象深刻的兩句: 

天黑黑 欲落雨 

加上孫燕姿的獨特聲線,讓她成為當年最強新人。

 

Day2 歌名有數字

徐乃麟---《7533967》

徐乃麟的《7533967》,收在徐乃麟個人第六張專輯《深情男人&深情專線(1994年)》。 

是不是很有年代感的一首歌? 

除了《紅鞋女孩》,這算是乃哥的代表歌曲了。 

有趣的是:這歌的製作人是吳宗憲,而「7533967」這是當時憲哥辦公室的電話號碼。後來,歌紅電話也被打爆。因此,這電話號碼就被停用。 

現在兩位,都是主持界一哥級的人物。

 

Day3 關於夏天

梁靜茹---《寧夏》

梁靜茹的《寧夏》,收在梁靜茹個人第六張專輯《燕尾蝶(2004年)》。 

這是李正帆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歡李老師的作品,他除了創作許多經典歌曲,更有「編曲天才」之稱,這稱號是「樂壇教父」李宗盛給的。當年,李宗盛寫給陳淑樺演唱的《夢醒時分》,負責編曲的就是李正帆。 

想聊一下這歌的MV:一共有6分多鐘,超多留白的部份;周格泰導演,真是好樣的😆😆😆

 

Day4 讓你想起寧願忘記的人

陶晶瑩---《太委屈》

陶晶瑩的《太委屈》,收在陶晶瑩個人第六張專輯《愛缺(2000年)》。 

這是鄭華娟的作品。鄭華娟老師是身兼歌手、詞曲創作人與作家多重身分的音樂創作才女。1993年5月嫁至德國,在書中稱丈夫為「老德」。2024年3月21日於德國離世,享年60歲。 

她也是2024年(第35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的得主。 

我至少有15年的時間,沒聽過這首歌;原因就是:聽這歌會「讓我想起寧願忘記的人」。 

這是和初戀女友分手後聽的第一首歌;想說聽了好療傷;沒想到,愈聽愈難過😅😅😅

謎之音:為了寫這篇,又找了這歌來聽;也真是「太委屈」了!

沒啦,現在再聽這歌,只會讓我更加想念鄭華娟老師;不過,幸運的是:祂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Day5 必須調大音量

Chage&Aska---《Say Yes》 

恰克與飛鳥(Chage&Aska),是柴田秀之(Chage)與宮崎重明(Aska)成軍於1979年的日本兩人樂團。《Say Yes(1991年)》是他們的第27張單曲。也是同年富士系月九劇《101次求婚》的主題曲。 

《101次求婚》,編劇是野島伸司,由淺野溫子及武田鐵矢主演。是非常經典的日劇。

他們是日本音樂史上最成功的音樂組合之一,目前專輯與單曲總銷售量名列日本史上第11位,超過3100萬張。在2019年8月25日屆滿四十年之日,飛鳥涼(Aska)宣布退出。

會選這首,我想的是:不管求婚或點頭Say Yes,都得要非常堅定的;點唱時──「必須調大音量」。

 

Day6 讓你想跳舞

鄭秀文---《眉飛色舞》

鄭秀文的《眉飛色舞》,收錄在鄭秀文的第二張國粵語新曲加精選專輯(2000年)。這歌改編自韓國女歌手李貞賢的《換掉》(바꿔)。國語版歌詞由廖瑩如老師所填。 

鄭秀文,能歌擅演,同時有「百變天后」和「樂壇天后」的稱號;而廖瑩如老師是樂壇著名的女填詞家,也是鄭秀文在國語歌壇最重要的合作填詞人。 

老實說,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電音、舞曲這一類的歌曲;更別說聽了「讓我想跳舞」,但每回到KTV,就是會有人點這歌來活絡氣氛。

 

Day7 適合開車時

George Benson---《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此情永不移),Gerry Goffin、Michael Masser創作。最早是由美國黑人爵士樂歌手George Benson在1984年演唱,並收錄於1985年1月7日發行的專輯《20/20》。這歌也是1995年美國電影《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主題曲。 

很多歌手翻唱過,最著名的是Glenn Medeiros。另外,像Westlife(西城男孩)、呂方、杜德偉、方大同、鍾嘉欣…等都是。 

演唱的話,我還是最喜歡George Benson的版本,適合邊開車邊聽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此情永不移),感覺很舒心。

 

同場加播: 

小林香織──薩克斯風演奏版

幻想有一天,能在自己的婚禮上,有人用薩克斯風獻奏這首。 

只是murmur:沒人的話,我就自己吹奏了😂😂😂

 

Day8 關於酒精

黃大煒---《你把我灌醉》

《你把我灌醉》收錄在《手下留情》專輯(1994年),是黃大煒老師的情歌代表作。 

這是一個男人被一個女人心甘情願灌醉的故事,充滿夢幻與浪漫,道出了男人內心中最隱秘的細膩感情。 

我的酒量很差。基本上,我是不碰含酒精類的飲品。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當兵要退伍時的歡送會,有人不小心把還沒喝完的啤酒杯(也只剩一小口)放在我的桌上,剛好在敬酒,我沒想太多,以為是我自己的綠茶;接著,就不省人事了。聽班長說:「我是被幾名學弟輪流扛著回船上的。」 

據說,這歌在黃大煒老師作曲前,是先有詞的,詞是姚若龍老師所寫。他希望這曲能帶點讓每個人都心碎的感覺。於是,平時不愛喝酒的黃大煒就喝了酒,在有些“醉意”的情況下,才寫出這首歌。

 

Day9 讓你感到開心

李千娜---《心花開》

《心花開》是李千娜在2014年所發行的專輯《愛到站了》裡所收錄的一首臺語歌。 

沒有臺語歌常見的悲情旋律與歌詞。 

詞曲創作者是阿弟仔。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曲風多元創新,是非常優秀的音樂創作人。 

總之,這歌聽了就是會開心。

 

Day10 讓你感到悲傷

張惠妹---《剪愛》

《剪愛》出自張惠妹1996年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姐妹》,作詞林秋離,作曲涂惠源。由張雨生親自擔當製作人。

專輯一出,就奠定了阿妹天后的地位。

這歌還曾出現在我個人的短篇小說中:

短篇小說──選擇

特別喜歡這四句:

 

把愛~剪碎了隨風吹向大海

有許多事 讓淚水洗過更明白

天真如我 張開雙手以為撐得住未來

而誰擔保愛永遠不會染上塵埃

 

因為「把愛剪碎了吹向大海」;所以,才有了第二張專輯中的「聽海」;林秋離、涂惠源兩位老師再次的合作,再創抒情歌曲的經典。 

真是悲到最高點,心中有悲悲,悲悲;咦🥺🥺🥺

果然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Day11 百聽不厭

小田和正---《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

《突如其來的愛情故事(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因做為鈴木保奈美和織田裕二主演的富士電視台月九劇《東京愛情故事》的主題曲而著名。 

當時,富士電視台的製作人大多亮,想找像Off Course時期的《Yes-No》這樣的歌,於是找到了小田和正,並向他邀歌。 

這歌百聽不厭,主要原因是小田和正是我的偶像;另一方面,是它開創了「月九主題曲必定大賣」的現象。

 

Day12 讓你想起青春

張雨生/張啟娜/邰正宵/姚可傑合唱---《烈火青春》

《烈火青春》,原名為《第一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紀念專輯》,1988年由功學社與救國團在台灣所舉辦的第一屆熱門音樂大賽全體歌手所參與發行的音樂合輯。其中包含了日後活躍於華語樂壇的張雨生、東方快車、邰正宵等歌手。 

其中,專輯中的同名主打《烈火青春》,由張雨生、張啟娜、邰正宵、姚可傑合唱。 

這有介紹當時幾支參賽樂團的文章:

https://kknews.cc/zh-tw/n/8yqvm5q.html

至今聽了還是熱血沸騰啊!

 

Day13 很有年代感

葉啟田---《故鄉》

收錄在1991年葉啟田發行的同名專輯《故鄉》中。 

鄭進一老師不愧是「創作鬼才」;開頭幾句,就勾勒出整首歌曲的樣貌:

 

有幾間厝 用磚仔砌 看起來普通普通

時常出現 我的夢中 彼就是我的故鄉

 

住一群人 真正善良 面上攏帶著笑容

安分守己 士農工商 彼就是我的故鄉

 

總覺得現在的人對「故鄉」沒什麼特殊的情感;可每次聽到這首歌,似乎又找回了那麼一點──所謂的「歸屬感」。

 

Day14 想在婚禮播放

彭佳慧---《走在紅毯那一天》

《走在紅毯那一天》,由李安修作詞,陳國華作曲並編曲,收錄於彭佳慧1999年8月1日發行的專輯《過程》。 

乍看歌名,這歌很適合在婚禮播放;但細究歌詞,其實是有些埋怨的。

 

算一算時間 認識他也好幾年

看一看身邊 好朋友都有好姻緣

只剩下我 只剩下你

還繼續苦守寒窯 一等十八年

有些事急也沒有用 我了解

我不想人老珠黃 才被人送作堆

 

出自私心,我還是擺上了這首歌。 

彭佳慧跟陳國華都是屏東人,而且都是六堆的客家人。彭佳慧老家在麟洛,陳國華則是長治。兩人還談過一段12年的感情。陳為她打造《相見恨晚》、《走在紅毯那一天》等金曲,後來兩人各自嫁娶。2018年,彭佳慧離婚。 

不過,彭佳慧依舊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女歌手。

 

Day15 改編或翻唱的

張學友---《李香蘭》

《李香蘭》是張學友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用日語原曲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進行重新填詞編曲(周禮茂填詞,杜自持編曲),收錄於張學友在1990年7月23日由環球唱片發行的粵語專輯《夢中的你》中。這歌的國語版,叫做《秋意濃》,由姚若龍老師填詞,一樣是張學友演唱。 

李香蘭,是人名嗎? 

沒錯,歷史上是真的有這個人:

https://buzzorange.com/citiorange/2014/10/09/li-xiang-lan/

編曲是一樣,我自己是蠻喜歡粵語歌,所以放上《李香蘭》這個版本。

 

Day16 古典音樂

平山綾---《来て来てあたしンち(歡迎來我們這一家)》

《我們這一家(あたしンち)》的片尾曲。主唱平山綾、作詞大地丙太郎、編曲武藤星兒。 

《我們這一家(あたしンち)》原是日本漫畫家螻榮子所創作的漫畫作品,講述了一家四口的日常經歷。2002年改編為同名電視動畫。漫畫於1996年獲得第42屆文藝春秋漫畫賞。 

有沒有覺得這旋律很熟悉? 

主旋律取自英國古典音樂作曲家Edward Elgar(愛德華·艾爾加)的第一號《威風凜凜進行曲》(作品編號39,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

 

Day17 讓你想合唱

Adele---《Rolling In The Deep》

《Rolling In The Deep》是英國女歌手Adele第2張錄音室專輯《二十一歲》(21)的一首歌曲。歌曲由Adele和Paul Epworth共同創作於Adele與前男友分手之後的一個下午。於2010年11月29日作為專輯《二十一歲》的首支單曲發行。

看到這大合唱,應該也會有想要一起唱的衝動吧?!

 

Day18 出生年代的

ABBA---《Dancing Queen》

《Dancing Queen》是瑞典樂團ABBA第四張專輯《Arrival》的主打單曲。由Benny Andersson、Björn Ulvaeus及Stig Anderson作詞。Benny Andersson和Björn Ulvaeus作曲。《Dancing Queen》先是在1976年8月15日以單曲型式在瑞典發行,之後是英國,再來才是歐洲其他國家。專輯一發行,便攻佔各大排行的「冠軍」寶座。 

樂隊成員有4人,分別是Agnetha Fältskog、Björn Ulvaeus、Benny Andersson,及Anni-Frid Lyngstad。他們憑藉歌曲《滑鐵盧(Waterloo)》在1974年歐洲歌唱大賽中獲勝,從此廣為人知。ABBA曾於1982年解散,後於2016年合體至今。經典名曲包括《媽媽咪呀(Mamma Mia)》和《舞后(Dancing Queen)》。

我是1976年出生的,這歌跟我同年。

曲風輕快,也在經典韓劇「冬季戀歌」中出現過。

 

Day19 讓人思考生活

蕭煌奇---《銀角仔》

《銀角仔》收錄在蕭煌奇2014年05月08日發行的專輯《上水的花》中。詞曲由謝誌豪、蕭煌奇兩位老師創作。 

這歌點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講中現今社會貧富差距的現象,歌詞寫的很宿命、很無奈;旋律很貼合,再加上蕭煌奇老師的演唱,眼眶很容易就濕濕的。

 

Day20 對你很有意義

陳明章---《伊是咱的寶貝》

《伊是咱的寶貝》,意思是「他是我們的寶貝」,是由台灣作曲兼作詞家陳明章所創作的一首著名台語歌曲,收錄於同名專輯中。 

1993年,本曲作者陳明章接受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的請求,替該基金會「拯救雛妓」活動編寫歌曲。有一次他到女兒房裡,當時才5歲的年幼女兒很會踢被,就再幫女兒蓋被;看著女兒可愛臉龐的時候,靈感乍現,進而完成了這首歌曲。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成為聲援災區重建的曲子之一。2004年,本曲成為了由二二八手牽手大聯盟舉辦的百萬人牽手護台灣的活動主題曲;翌年,本曲又再成為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的閉幕合唱歌曲,抗議並反對中國大陸對台灣片面制訂的《反分裂國家法》。 

這歌常出現在政治、選舉、造勢,也很常跟社會運動連結在一起,是傳唱極為廣泛的一首歌曲。

陳明章老師出生在北投,接觸的都是北管、南管、歌仔戲、布袋戲,對本土文化的認識是從生活裡來的。

有人形容:那卡西是台灣的爵士樂;陳明章老師親身體驗過北投的興衰,那是他的生命力源頭,應該也是創作力的起源。

1993年,我17歲;31年過去,我今年48歲;這歌一路陪伴至今。

《伊是咱的寶貝》,對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一首歌,而陳明章老師──您也是咱們台灣的國寶。

感謝陳明章老師!

 

Day21 歌名有人名

The Beatles---《Hey Jude》

《Hey Jude》是披頭四(The Beatles)樂團的歌曲,由Paul McCartney創作,署名為Lennon–McCartney。該謠曲原名為「Hey Jules」,是McCartney為安慰John Lennon之子Julian,在他父母離婚期間所作。開始McCartney的人聲和鋼琴組成的主歌-過門結構,之後其他樂器陸續加入。第四段主歌過後,該歌曲在一段長度超過4分鐘的尾聲段中淡出。 

《Hey Jude》於1968年8月作為單曲發行(B面還有一首是John Lennon的「Revolution」),是披頭四(The Beatles)在蘋果唱片旗下發行的第一首單曲。這首歌長達7分多鐘(7分11秒),是當時在英國排行榜登頂過的單曲中有史以來最長的,也是60年代歌曲時間最長的一首。 

它被世界各國的歌手翻唱過數百個版本。 

Julian是在20年後才知道這歌是Paul McCartney為他寫的。Julian跟父親的感情不算太好,但Paul McCartney是十分疼愛他的。 

受到John Lennon的影響,Julian成年後也進入音樂界,此外也拍電影、出書和攝影等等。

這歌雖然長,但聽著聽著,就會像催眠般,一直聽下去,直到整首歌曲結束。

 

Day22 激勵你上進

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

《我的未來不是夢》是張雨生演唱的一首勵志歌曲,由陳家麗作詞,翁孝良作曲,陳志遠編曲。原是「黑松沙士」的廣告歌曲,是張雨生的代表作之一,收錄在飛碟唱片於1988年5月推出的羣星合輯《6個朋友》中。 

聽著這歌,張雨生那清亮又高亢的嗓音,真的會覺得「自己的未來不再是夢」。

 

Day23 想送朋友的

劉德華---《友誼歷久一樣濃》

《友誼歷久一樣濃》是劉德華作詞,陳耀川作曲,劉德華演唱的歌曲,收錄在劉德華1994年發行的專輯《天意》中。 

這張專輯我有買,當時還是卡帶時期。 

聽過我唱歌的朋友,不少人覺得我的聲音很像劉德華。 

我不算是華仔的粉絲或歌迷,但我欣賞他對每件事情都盡最大努力的模樣。 

點播這首,送給朋友;想來,是相當貼切的了。

 

Day24 你覺得可惜的解散團體的歌

The Wynners(溫拿樂隊)---《L.O.V.E》

《L.O.V.E》是電影「大家樂」插曲。1975年溫拿主演了電影《大家樂》及維他奶廣告,而《大家樂》監製羅開睦是連鎖快餐店大家樂創辦人之一,同時也是維他奶創辦人羅桂祥之子。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英文歌曲。溫拿那時翻唱很多外國英文歌,但《L.O.V.E》卻是如假包換的本地創作,由黃沾填詞,黃沾譜曲。

樂隊成員包括譚詠麟、鍾鎮濤、彭健新、陳友及葉智強,並稱「溫拿五虎」。前身為The Loosers樂隊,1973年正式取名為「溫拿樂隊The Wynners」。除了樂壇外,樂隊成員多元跨域發展,包括拍攝電視劇和電影。 

溫拿的前身是The Loosers,創立於1969年,樂隊最早期成員包括陳百祥(主音)、彭健新(電吉他手)、葉智強(低音電吉他手)、陳友(鼓手)及陳百燊(電子風琴手,陳百祥弟),其後譚詠麟加入,The Loosers以雙主音出擊,陳百祥負責較狂野的歌曲演繹部分,而譚詠麟則負責較斯文的歌曲。憑藉他們對當年紅極一時的樂隊如Beatles及Rolling Stones的熟悉,已經於不少酒吧中大唱歐美超級偶像的流行曲。 

The Loosers組成不久便打出名堂,在海灘音樂節中奪得冠軍後,更於1971年香港青年音樂節中,擊敗許冠傑,贏得觀眾投票選出的「殿堂特獎」。 

1972年,陳百祥及陳百燊離開樂隊,The Loosers宣布解散,六人各奔前程。 

1973年底,彭健新、葉智強、陳友及金牌經理人梁柏濤等將樂隊重組,並在唱片騎師Uncle Ray建議下,由The Loosers(失敗者)改名The Wynners(勝利者,中文名稱溫拿),加上剛從新加坡返港的譚詠麟,溫拿「四虎」再戰江湖。之後,鍾鎮濤及新加坡樂手Andrew加入,溫拿樂隊以六人樂隊出現,但Andrew加入不久便離隊,溫拿五虎的陣容穩定下來,以譚詠麟及鍾鎮濤(主音兼電子鍵琴手)、彭健新(電吉他)、葉智強(低音電吉他)和陳友(鼓手)為樂隊的最終班底。 

五個都能唱,也都有擅長的樂器。每個人的年齡都超過70歲,加總為364歲;最年長的是彭健新(75),最年輕的則是鍾鎮濤(阿B哥,71)。 

溫拿自70年代末期後已各自發展,約每五年舉行一次演唱會,但樂隊從未正式解散。去年舉辦50周年告別演唱會,在完成香港及巡迴告別演唱會後,不再從事任何商業性演出,但仍會參與慈善性演出。

 

Day25 已逝歌手的歌

阿桑---《葉子》

《葉子》是阿桑演唱的歌曲,由陳曉娟創作詞曲,負責編曲的是鍾興民老師。收錄於阿桑2003年發行的音樂專輯《受了點傷》。 

陳曉娟老師的代表作品有王菲《空城》、《流年》,許茹芸《不愛我放了我》,范瑋琪《我們之間的事》等。大部分是作曲,有時也會包辦詞曲;像這首《葉子》,詞、曲都是由陳曉娟老師創作。 

阿桑2003年演唱偶像劇《薔薇之戀》片尾曲《葉子》,略帶滄桑的磁性嗓音吸引了觀眾的注目,於年底發行首張專輯〈受了點傷〉,並邀請《薔薇之戀》男主角鄭元暢和任家萱合拍《葉子》MV;阿桑也因嗓音獨特,隔年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MV很長,8分多鐘,感覺很像在看微電影,導演是瞿友寧,劇情超悲的。 

阿桑在2005年發行《寂寞在唱歌》專輯後,與華研約滿,沒有再續約,後往中國發展,以接唱商演為主。2009年4月6日上午8時30分,阿桑因乳癌末期,病逝於台北慈濟醫院,享年34歲。

 

Day26 讓你想戀愛

周華健---《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人》是周華健1998年8月5日由滾石唱片發行的音樂專輯。 

詞、曲分別為姚若龍和潘協慶兩位老師創作。

 

我決定不躲了 你決定不怕了

我們決定了讓愛像綠草原滋長著

天地遼闊相遇多難得

都是有故事的人才聽懂心裡的歌

 

好喜歡這幾句歌詞。 

周華健,是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語歌手之一,有「國民歌王」的美譽。

他是目前唯一開個人演唱會,我有買票去現場看()的歌手。

非常熟悉且喜愛的男歌手,盡在不言中。

 

Day27 讓你心碎的/讓你重生的

黃妃---《心甘情願》/林采欣---《鯨落》

原歌單上的是【讓你心碎的】歌曲,但格友選的是【讓你重生的】;那就各挑一首吧!

讓你心碎的,我挑黃妃的《心甘情願》。

收錄在2004年發行的《非常妃》的專輯裡。

詞曲為吳靜慧老師創作;老師曾是歌星、駐唱歌手、台語流行歌創作人、福音創作歌手,也當過歌唱班老師。負責編曲的是張鴻國老師。

我很喜歡這首歌,也很喜歡黃妃的聲線。

就是這麼簡單緩緩地唱著,就覺得撕心裂肺,心碎一地。

讓你重生的,我挑林采欣的《鯨落》。

曲是林采欣自己寫的,詞是吳斌老師。

訴說一種犧牲自己來完整對方的情感,即使一段關係已經變質,依然用僅剩的全部繼續為對方付出。

犧牲,成全,象徵著「再次重生」。

我是這麼理解這首歌的。

 

Day28 你喜歡的嗓音/樂器的歌

Céline Dion---《To Love You More》

《To Love You More》由David Foster作曲,前環球音樂總裁Edgar Bronfman Jr.以Junior Miles為筆名作詞,由Céline Dion演唱的單曲。於1995年10月21日在日本發行,作為日本富士電視台同年播出,由鈴木保奈美、岸谷五朗主演的日劇《戀人啊》主題曲。 

歌曲中擔任小提琴伴奏的是日本小提琴家葉加瀨太郎。四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初二時在西日本比賽中獲得亞軍。畢業於京都市立堀川高中音樂系(現京都市立京都堀川音樂高中),進入東京藝術大學後,他和同學竹下欣伸、齊藤恆芳組成的「Kryzler&Kompany」出現在音樂界,因超越了古典和流行等流派的界限而廣受歡迎,但於1996年解散。他憑藉Arto Lindsay製作的「watashi」(1997)首次亮相。從1996年開始,參加Céline Dion的三年世界巡演。 

有葉加瀨太郎高超小提琴演奏技藝的加持,搭配Céline Dion的天籟美聲,簡直無敵了! 

當然,《戀人啊》也是經典日劇;鈴木保奈美,更是我心目中無人能取代的「日劇天后」。

 

Day29 童年記憶裡的

Survivor---《Eye Of The Tiger》

Survivor,美國樂團,成立於1977年。其最負盛名的作品為1982年Sylvester Stallone主演之拳擊電影《洛基III》主題曲《Eye Of The Tiger(虎之眼)》與1985年《洛基4:天下無敵》主題曲《Burning Heart》。其中《Eye Of The Tiger(虎之眼)》一曲連霸美國看板排行榜六周冠軍,並傳唱全世界。 而至今日,此曲仍是美國、甚至全世界的健身房內常播放的曲子,也是2005年電影《絕地籃霸(Rebound)》的片尾曲。同時也是2013年電影《渦輪方程式(Turbo)》的配樂。 

Sylvester Stallone在1970年成為電影演員,起初只是擔當小角色,直到1976年Stallone根據他的現實生活編寫了劇本《洛基》,並參與演出後造成舉世轟動。《洛基》電影系列,一共6集;是我最愛的電影系列,沒有之一。

 

1976:洛基1

1979:洛基2

1982:洛基3

1985:洛基4,天下無敵

1990:洛基5,龍吟虎嘯

2006:洛基6,勇者無懼

 

而電影裡配樂、歌曲,就這樣陪伴著我。

 

Day30 讓你想起自己

李宗盛---《凡人歌》

《凡人歌》,由李宗盛作曲,作詞及演唱,為1991年台灣電視公司古裝武俠電視劇《碧海情天》的主題曲,收錄於《美麗新世界第3輯——大風吹》錄音室專輯。後被多次翻唱。也是2017年電影《健忘村》的片尾曲。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閒

既然不是仙 難免有雜念

道義放兩旁 利字擺中間

 

老三台年代,有陣子吹起一齣齣古裝武俠電視劇的風潮,《碧海情天》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主要演員有葉童、劉松仁、張玉嬿、李立群、沈孟生等。同名片尾曲《碧海情天》,由萬芳所演唱。 

我始終覺得這首《凡人歌》,就得李宗盛大師自己來唱才對味啊!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影音來自網路搜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 (彼得) 的頭像
    奶茶 (彼得)

    彼得的痞客國度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