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對於唱片市場的不景氣,感到十分的憂心。特別是從事音樂創作或發行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甚至有人提出唱片市場泡沫化的說法) 。我倒是非常的樂觀,並不覺得這有些什麼樣的影響。

前兩年,全球的經濟不景氣,不是只有亞洲,更不是只有台灣。基本上,台灣算是個幸運兒。經濟強如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都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極大的影響,唯獨台灣僅受皮毛之傷。要和其他國家相比,恐怕應覺得慶幸?!所以,想要將唱片市場的不景氣,怪罪於金融風暴,似乎說不過去。

我本身是學管理的,自然懂得「有需求才有供給」的道理。可是若要將此經濟法則用在唱片市場上,是怎樣都不合理的。我的理由有兩點:(1)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所以很難用某一種類型的唱片去侷限他,硬要跟著流行,勢必被淘汰;(2)供給和需求是不能劃上等號的,不能因為這個時候消費者的需求是如此,就一昧地迎合。

我想提出個名詞叫「選擇性」。套用在唱片市場上,可以做以下的說明。早在十年前,如果你要發行一張完全屬於 R&B 曲風的唱片,那你一定會被認為是個瘋子,白白浪費錢,簡直是有去無回的生意,不會有人肯做這種賠錢事情的。直到七年前,陶喆發行個人第一張的專輯,才帶動 R&B 的熱潮。這就是「選擇性」。 R&B 並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消費者沒有這樣的選擇性。於是,他們只能選擇國外屬於 R&B 曲風的唱片。相對的,如果讓消費者失去了選擇性,那唱片公司就會失去所謂的競爭力。

盜版和網路 MP3 的橫行,讓各大唱片公司吃足了苦頭。這兩者的正當性常是討論的焦點。我個人是堅決反對盜版的。可是唱片公司,也就是這些自許為正版的名門正派,好像也好不到哪去。打著漂漂亮亮的口號,卻總是發行一些翻唱歌曲。好聽的歌曲的確值得反覆品味,但起碼在編曲和創意上,多下點功夫吧?!以為換個人唱,改填中文詞,又可以拿來騙消費者的錢了。日子一久,都會覺得厭煩的。這個樣子跟盜版有啥差別?!如果唱片經得起考驗,網路 MP3 倒是個促銷的好方式,也許消費者會因此動心去購買也說不定。那又何必擔心呢?!

我肯定台灣的音樂,因為它是華語市場的火車頭。它在這幾年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只希望唱片公司不要再走回頭路,因為還有更多正在努力的創作者,不斷地再創作更棒的音樂。它不但不會泡沫化,還會愈來愈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奶茶 (彼得) 的頭像
    奶茶 (彼得)

    彼得的痞客國度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