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曲子有旋律的部分、有節奏的部分、有和聲及伴奏的部分,整個曲子的架構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在這裡面並沒有什麼特別重要,或是可以忽略的部分。

在你的心目中,什麼是音樂?過去的音樂教育過於偏重所謂的理論,甚至應該說是記憶。不斷地死背、考試、記憶一大堆東西,我想請問你的腦容量有多大?

 德國著名的作曲家舒曼(Schumann, R. 1810-1856)提倡所謂的4H,也就是Hand、Head、Hearing、Heart,分別是指技巧、理論、內在聽力、聆賞態度,四者均衡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這篇我只針對聽力的部分來說明。

不知道你們對音樂有些什麼樣的概念?所有的音樂特質中,最容易讓人感受到的應該是聲音的強弱和發聲體的音色,當音量變強或變弱時,就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出來;當熟悉一些樂器,嘗試著去聽演奏CD,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辨別各種樂器的音色。隨著年齡、經驗的增加,開始會對節奏、旋律、音的高低產生辨識的能力,厲害一點的人還能聽出和聲呢?

對音樂稍微有認知的人,都知道音感可以分成兩種:就是絕對音感和相對音感。我大致做這樣的說明:以後天學習得來的音感,我們就叫做相對音感;換言之,絕對音感算是天生的。有沒有絕對音感,其實並不重要,透過音樂的學習過程,我們也可以得到某種準確度的音感。

如何培養自己的音感呢?老實說,這是我不太敢談的。畢竟,我也是半途出家的。我只能說說自己的經驗,給你們做個參考。

1‧找出聲音的來源,判斷它是何種樂器?
2‧用比較的方式,聽出何者的音較高?
3‧不要刻意記譜,熟能生巧,多練幾次試著找出你吹不出來的音是什麼。
4‧找一首熟悉的曲子去捉出它的所有音。
5‧嘗試著寫譜(包括拍子、音高等)。

尤其是指揮,你的音感十分的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奶茶 (彼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